智宇物联 专注于提供高稳定、高速率的三网物联网卡

铜梁9.9元100G流量?你很可能遇到了“跑路卡”

  • 作者:佚名
  • 发表时间:2022年10月20日上午5:00
  • 来源:未知

新华社上海3月15日电(记者何曦悦 潘清 王辰阳)9.9元,就能每月畅享100G流量,你信吗?

这种价格远低于普通手机套餐的“流量卡”,近来频频出现在各类短视频、电商平台上。不少心动“上车”的消费者很快发现,自己中了“跑路卡”的圈套。

低价“流量卡”实为违规物联网卡

“9.9元包100G”“随用随充、零元月租”“不限速、不限App”……“流量卡”的花式广告令人心动。

在校住读、流量不够用的中学生小史近日在淘宝上花69.2元,购买了一张所谓“电信小金卡”。购买前,客服反复强调“套餐永久有效、价格不变”。

缴纳了首月9.9元的套餐费用后,装上了这张“流量卡”的随身WiFi果然可以正常使用,小史十分开心。然而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一个月。到了第二个月,当小史准备缴费续订套餐时,却发现月套餐费用变成了29.9元。套餐涨价后,小史尝试联系淘宝商家询问涨价原因,却发现自己购买流量卡的店铺已经关闭,客服也久久无人回应。

记者调查发现,小史和不少用户购买的这种低价“流量卡”虽然看起来与手机SIM卡无异,但卡套上却都标注了“物联网专用”字样,不少卡片明确标注禁止个人手机设备使用。

9.9元100G流量?你很可能遇到了“跑路卡”

不少买家晒出的图片显示,低价“流量卡”往往是标注了“物联网设备专用”的物联网卡。

顾名思义,物联网卡本应为物联网行业用户提供通信接入服务,通常用于智慧水表、自动贩卖机、POS机等机器设备上,帮助实现万物互联。

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,物联网卡的功能、定位和配套服务都与手机SIM卡不同,运营商对此提供了相对优惠的资费,以支持物联市场发展。然而,不少物联网卡代理商瞄准了这一价格差异,将其违规出售给个人用户。

想“薅羊毛”反被薅 物联网卡坑不少

表面上看,物联网卡资费低、流量大,不少购买者认为自己赚到了大便宜。实际上,物联网卡不仅在使用中有诸多限制,消费者还极易连连踩坑。

——商家提价跑路。与小史的遭遇类似,不少消费者反映,自己购买“流量卡”使用了一两个月后,便收到了商家的提价通知,原本极其低廉的套餐价格瞬间上涨数倍。

网友“七七”说,自己从一个微信商家处购买了价值98元的流量卡,购入时每月套餐价格12元,第三个月就上涨到了49.9元。“如果不充值的话就不能继续使用,原本购卡的钱也就打了水漂,但是又很担心之后商家还会不停涨价。”

记者发现,不少物联网卡卖家会建议用户提前充值几个月套餐费用,美其名曰避免忘记付费导致停机。但“贴心”提醒后,很多商家没多久便关店跑路。

9.9元100G流量?你很可能遇到了“跑路卡”

有网友发现,手机显示自己本月流量仅用约30G,“流量卡”却显示已使用超过60G。

——流量明标暗扣。动辄每月100G、300G的诱人流量,这些物联网卡套餐其实“水分”十足。网友“长夏”说,自己以往每月流量在40G左右,但购买物联网卡后,每月的流量用量飙升至200G。而有网友对比手机自带流量统计和“流量卡”计费量后发现,自己本月仅用约30G,“流量卡”却显示已使用超过60G。

有卖家透露,物联网卡流量虚标是行业“潜规则”,约30%的“注水”比例都很正常,一些卖家甚至把流量虚量仅有20%作为卖点。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介绍,由于物联网卡的计费规则是众多用户共享流量池,因此个人用户实际能使用的流量与商家宣称的往往相距甚远。

——使用毫无保障。由于这些物联网卡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出,因此用户在使用中面临诸多限制,例如不能更换使用设备,不能直接通过运营商平台充值,需要关注这些代理商的公众号缴费充值。一旦遇到关店跑路、公众号关闭或者流量卡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,用户往往束手无策。

有网友试图联系物联网卡所属运营商,但得到的回复是由于物联网卡只面向单位用户发售,不对个人用户开放,建议直接联系卖家处理。

——盗取实名信息。由于物联网卡本身只对行业客户大批量出售,因此通常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实名登记。而不少卖家却仍以工信部要求实名为由,收集卖家身份证等个人信息,信息安全难以保障。

网友“长夏”以流量虚标问题找到商家提出质疑时,卖家更以“我知道你地址电话”进行威胁。

用户运营商双受伤 物联网卡滥用该叫停

原本应在万物智联的新图景中发光发热,物联网卡为何成了泛滥的“跑路卡”?

付亮介绍,定位为行业用户的物联网卡一旦流入个人市场,不仅会对运营商管理和营收带来困扰,一些本该用于工厂、港口码头等特定位置的物联网卡被大量应用在城市密集场所,还会对附近基站带来流量压力。

因此,运营商会对物联网卡的滥用进行打击,一旦发现异常,会切断某个经销商的使用资质,这也使得不少“流量卡”用户经常遇到断网问题,而商家此时也已关店跑路,消费者寻求售后服务无门。

马继华认为,个人用户使用物联网卡属于违规操作,会随时面临封卡、断网等诸多风险,作为消费者,在遇上便宜的流量“馅饼”时应多留心。

事实上,物联网卡流向个人市场的问题早已被行业关注。早在2018年,工信部就曾向三大运营商及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等发出通知,要求切实管好物联网行业卡,特别是明确了针对语音、短信、流量的功能限制要求。

“虽然运营商已经采取了不少针对物联网卡滥用的限制措施,但熟悉行业规则的代理商仍然会钻空子,而完全中断物联网卡的流量等功能并不现实。”马继华说,除了当作流量卡出售给个人,一些代理商还会利用物联网卡实名认证规则的漏洞,用于开展网络黑灰产业或诈骗活动。

2020年10月,江苏南通警方在“断卡”行动中缴获了12000余张手机物联网卡,这些物联网卡被装在“猫池”设备上,为诈骗团伙提供虚拟账号注册服务。

付亮建议,运营商及行业管理部门应联手打击物联网卡滥用,对倒卖行为加大处罚,从源头锁定并切断非法卡商的供销链条;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,提醒用户购买物联网卡用于手机的风险。

文章标签:
最新资讯
最热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