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宇物联 专注于提供高稳定、高速率的三网物联网卡

呼和浩特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…

  • 作者:佚名
  • 发表时间:2022年10月13日下午7:30
  • 来源:未知

盛夏午后酷暑难耐,在田子坊,不少游客都选择到景区里的小型美食广场喝杯果汁、吹会儿空调避暑。突然,一家烧烤和炸串摊位上响起了警报声。不到1分钟,正在周边巡查的景区管理员就赶到现场。原来,一名店员下锅炸的食材过多,一阵油烟猛然蹿到了天花板,触发了烟感报警。警报发出的第一时间,管理人员就通过手机移动端获悉了商户位置,因此得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黄浦区现有各类中小型沿街商铺2万余家,类似田子坊这样业态多元、房屋颇有年头的复合型景区,既是城市活力的“担当”,也是安全隐患的重点管控区域。如何将最小管理单元治理经验,复制推广到这类经营构成复杂的市场主体,与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、应急处置形成“丝滑”衔接,是当下黄浦区一项重要的试点内容。

从“肉眼看”到“智能判”2008年,田子坊成立管理委员会,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,这片石库门建筑群已成为上海3A级景区。这里既是创意园区,也是旅游景区,同时是一个居住社区,依然有约160户居民在此居住。虽然不处于历史风貌区,但田子坊因其独特而超前的城市更新模式,成为上海一处颇具国际知名度的旅游景点。

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让人惊喜

而今,来到田子坊,人们依旧可以分辨出石库门、老洋房、徽派民居、清代民居以及老厂房等各类不同的建筑载体,“看房子兜弄堂”成为田子坊一张独特的名片。但作为一个弄堂社区,田子坊最宽处仅4米,最窄处只有不到2米宽。因此,在成为“初代网红打卡地”后,田子坊就从未停止过对房屋安全和大客流安全的关注。黄浦区田子坊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健介绍,田子坊大部分建筑都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承担商业业态和创意园区的使用功能,很难完全达到今天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标准。加之田子坊的商户流动率一直较为频繁,许多房屋都多次反复装修,房屋结构一直在经受考验。多年来,打浦桥街道承担着田子坊安全管理的责任。“物业管理部门的老师傅去监督,店铺装修过程中是否损害承重结构、是否存在违法搭建、是否发生倾斜,以往这些都是靠人的肉眼和经验判断。”周健介绍。田子坊也建立了微型消防站,配备24小时值守的消防队,但依旧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会知道要去哪个现场、处置什么样的问题。即便是世博会期间应对大客流,田子坊的限流措施也只是依靠公安干警的经验,人工紧盯摄像头来判断。“探头里只看到人的头顶、看不到脸了,说明景区已经逼近极端客流,要限流了。”周健说。虽然政府对保安、保洁、消防队都投入了大量人力成本,但问题发生前无法预警,只能被动处置,始终是田子坊管理的一大痛点。

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让人惊喜

也正因此,当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导向时,“古老”与现代并存的田子坊,再次站在了创新探索的前沿。2019年,黄浦区开始在田子坊探索数字化转型,最核心的目标导向就是保证田子坊内人和建筑的安全。很快,第一批7套“客流眼”安装在了田子坊的7个出入口,通过监控探头扫描,实时判断进出客流数量,同时计算园区内的游客人数。田子坊也由此得出了瞬时最高客流5000人、疫情期间瞬时最高3500人的标准,通过智慧化管理手段,使市民、游客的体验更为舒适和安全。

多种套餐人性化考量客流管控还只是第一步。除了客流眼,田子坊内不少商户还安装了电子烟感、电器灭弧等装置。老房子地基浅,且田子坊还紧邻轨交和大型综合体,因此一些商户还安装了房屋绕梁仪用来监测倾斜度,沉降仪则用于监测房屋沉降度。此前,上海不少同类型试点都由政府先期对设备、系统进行投入。但仅靠政府托底,商户的配合度、安全防范意识始终难以统一。

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让人惊喜

最小管理单元治理的试点便应运而生。周健介绍,在田子坊,“最小管理单元”即每一家商户,秉着“谁经营,谁负责”的原则,田子坊管理办引导商户从主动安装智能感知设备起步,参与到城市最小单元治理中。然而,单价800元、年维护费200元的烟感报警装置还算“好商量”,动辄上万元的电器灭弧等专业设备,以及后续的维保费用都要商户自行投入,难以说服商家主动出资。田子坊目前总的商业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,截至目前,商户数为276户,其中餐饮商户53家,均为轻餐饮。虽然数量与巅峰时100余家餐厅相比不算多,但餐饮业始终是商圈治理的难点。

突破口正是从“啃硬骨头”开始。周健告诉记者,很多商户一开始的确不愿意安装智能感知设备,觉得几千、上万元的投入“没必要”。因此,在推行最小管理单元试点初期,管理办只要求商户至少安装电子烟感报警装置,这样即便打烊后有电器忘记关闭,管理部门也能第一时间收到烟感报警并及时处置。其他设备则属于“建议安装”。转折点发生在一次真实的火警处置。去年冬天,景区内的小吃广场,一家商户忘记关闭电烤炉。当晚10时,烤炉开始冒烟,随即触发了电子烟感报警装置。田子坊消防队收到短信报警后马上来到现场,破门后发现,小吃广场内已经烟雾腾腾,好在还未出现明火。消防员当即切断电源,并对现场进行了查看。

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让人惊喜

小吃广场的负责人也同步收到了烟感报警信息。“得知现场情况后,这位老板吓出一身冷汗,一个劲地跟我说,还好装了电子烟感报警装置,否则真的烧起来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周健说,事发后,小吃广场的老板认识到“有些钱不能省”,立即安装了电器灭弧,可以在电器超负荷运转时切断电源。其他商户得知后也马上找到管理办,要求加入最小管理单元治理试点,安装适合自己的消防和房屋警报设备。通过此前的充分调研,田子坊管理办也为商户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方案设计。比如,根据房屋安全隐患,为商户提供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安装建议。付款方式也可选择一次性买断或是租赁,商户退租后及时归还设备即可,大大降低了商户的投入成本。

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让人惊喜

安全意识真正“入脑入心”“85后”冯蕾在田子坊经营一家香粉化妆品店。在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店内,屋顶上安装的电子烟感报警装置清晰可见。她告诉记者,虽然安装了智能感知设备,但田子坊管理人员的日常巡查也没落下。相互熟悉后,街道管理部门还会主动关心商户经营情况,了解店家是否存在经营困扰。记者采访时,周健和田子坊消防队队长卢海华正在进行日常的“巡店”。包括他们二人在内,管理办的工作人员几乎都了解景区里每一家店的情况。而自从参与了最小管理单元试点,商户们的安全意识也大大增强,不少店员、店主都成为兼职消防员、安全员。而今,有店家看到对面商户用电时冒出火星,会主动跟管理办报告安全隐患。这在周健看来,是治理所能达到的最理想效果,即形成了真正的群防群治、联勤联动的安全屏障。

上万元物联网设备,商户竟愿自费安装?上海这个红了20年的景区让人惊喜

黄浦区围绕公共安全、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,已制定《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市场主体责任清单》,针对沿街商铺、旅馆酒店、历保建筑、地下空间等四大类,梳理出260多项、800多条市场主体责任清单。同时,聚焦房屋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运维管理,引入物业、保险等市场化运作机制。在此基础上,田子坊从审批入手,管办结合,在商户准入阶段就通过签署协议,明确了管理办和商户间的责任与分工,从而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参与田子坊的治理。这也为商户承担起感知设备的建设主体责任,参与数据监测和运用、设备运维和管理,发挥感知设备“隐形安全卫士”的作用奠定了基础。对商户来说,政府提供选购或租用等方式降低数字治理成本,市场主体能根据自身能力按需选择,实现了需求和资源的灵活匹配。政府则能构建起更扎实的城市运行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,真正做到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”,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,为游客、居民建立起一道扎实的安全屏障。

栏目主编:唐烨 文字编辑:舒抒 题图来源:舒抒

本文图片:舒抒

来源:作者:舒抒

文章标签:
最新资讯
最热资讯